【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环境技术
主办: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ISSN:1004-7204
CN:44-1325/X
影响因子:0.189802
被引频次:9816
数据库收录:
统计源期刊(2018);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复苏 2020中国环境技

来源:环境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央广网上海8月13日消息(记者周洪)8月12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科技发展中心、慕尼黑博览集团等单位共同

央广网上海8月13日消息(记者周洪)8月12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科技发展中心、慕尼黑博览集团等单位共同主办,以“展望‘十四五’——科技助力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0中国环境技术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

作为疫情之后环境产业的首次大会,本届大会分析展望了“十四五”期间的环境产业政策,探讨了生态环境技术的创新方向和产业模式,共谋全球疫情下经济的复苏转型。共吸引了726位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的学者,以及业界龙头企业的代表参与此次盛会,大会实时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突破52万次,搭建起了环境产业政、产、学、研和全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

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以视频方式为大会进行了致辞演讲,生态环境部综合司一级巡视员凌江、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书记周国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彭宾等嘉宾出席了本届大会。

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解振华表示,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造成重创,要转变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走绿色,低碳,循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政府坚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包括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基建”,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技术创新和应用至关重要,亟需找到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具有推广前景的技术发展路线。发展这些技术,将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带动几十万亿的投资,同时也将带来环境保护、卫生健康、社会进步等一系列协同效应。绿色低碳发展任重道远,环保产业天地广阔,技术创新大有可为,希望各方深入探讨,加强合作,集众智、聚众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复苏,共同建设美丽新中国,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一级巡视员凌江表示,“十四五”规划应该考虑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国家“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国际社会环境与发展趋势等三个基本因素,围绕推进绿色发展、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三个方面来规划设计。

以推进绿色发展为例,它是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应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提升资源能源效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控制高污染行业产能。围绕绿色生产、绿色工艺、绿色原材料、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等制定环境政策和标准,培育发展壮大生态经济。环保事业进步与环境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随着这些年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环境产业的发展也在加速。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表示,当前上海正处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冲刺“十三五”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上海将紧紧围绕“抓环保、促发展、惠民生”这一工作主线,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守牢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两条底线,加快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让绿色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成为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上海还将积极把握“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快推进生态绿色一体化的示范区建设,共建美丽长三角。努力打造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鼓励更多企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大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环境事业发展离不开环境技术科技的进步,生态环境改善也离不开环保产业的发展。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表示,近几年,环境产业格局不断破旧立新,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提升,项目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综合,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和项目的需求,产业协同已成为新的潮流。央企、国企,民企、外企各具优势,合作共赢将是发展的必然。中国环博会就是要搭建起政产学研和全社会之间沟通合作的平台,共同探讨环境产业的发展之路,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的集中展示,以及对新市场模式的探讨,为我国环境产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全球疫情再一次告诉我们,当人类家园面临巨大灾难时,一定要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相信环境产业在政策的引导下,通过不断创新,一定能提升能力,壮大规模,从而更好地承担历史使命。


文章来源:《环境技术》 网址: http://www.hjjszz.cn/zonghexinwen/2020/0814/445.html


上一篇:丁巨胜会见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下一篇:哈尔滨:三大攻坚战推进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